最新目录

腹腔镜手术视频结合解剖软件在妇产科临床带教

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由于临床医学本身的特殊性,临床诊疗过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1]。因此,除本科阶段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外,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阶段,尤其

由于临床医学本身的特殊性,临床诊疗过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1]。因此,除本科阶段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外,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要求熟练掌握解剖结构及实践操作技能的外科及妇产科,该阶段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2]。解剖结构及手术技能的掌握,又十分依赖图像性和肌肉性记忆,传统教学依托的书本及二维幻灯片对医学生来说学习效果欠佳,而传统开放手术的视野往往被主刀占据,有时一助也难以看清解剖结构。近年来腹腔镜的发展为妇产科临床教学带来新的技术手段,与传统带教相比,腹腔镜演示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3-5]。同时,3D渲染技术的发展也衍生出许多3D解剖软件,为临床及解剖教学带来便利,提高教学效率[6-8]。本研究对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比较传统临床带教与多媒体教学(采用腹腔镜手术视频结合3D解剖软件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纳入标准:(1)五年制本科生;(2)首次在妇产科实习,之前无妇产科工作经历。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教学研究或旷课超过2次。所有纳入的实习医学生按入科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组(对照组)和多媒体教学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视频结合3D解剖软件进行教学,实验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中,男12名,女18名;年龄21~24岁,平均(22.)岁。实验组中,男13名,女17名;年龄21~24岁,平均(22.)岁。两组实习医学生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带教老师均为妇产科高年资主治医师。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教学方法

1.2.1 理论教学方法 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学生自学妇产科相关内容,并由带教老师进行传统大课式教学,教授相关章节,讲授时结合现有的教学塑胶模型。实验组(腹腔镜手术视频结合3D解剖软件教学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知识点讲解与预先录制和编辑过的手术视频及3D解剖软件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强记忆。手术视频为经典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录像,包括子宫肌瘤剥除、子宫部分切除、子宫及附件全切、卵巢癌根治等手术。因部分手术如卵巢癌根治手术源视频录像常常较久,可达3~4 h,需通过编辑裁剪拼接成20~30 min的手术视频以适合临床带教,编辑之后的视频包含重要解剖位点标记、重要解剖毗邻展示等素材。带教老师通过视频上的标记讲解重要脏器解剖毗邻关系、手术层次结构及腹腔镜操作技巧等。此外,Visible Body 3D解剖软件具有3D浏览功能,弥补了腹腔镜仅能展示腹腔内表面视图的不足,其能逐层显示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等的走行,增加学生的三维立体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等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流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带教第1步都是先进行疾病相关PPT讲解;第2步对相关患者进行床旁问诊及查体;第3步,对照组带教以塑胶模型为辅助进行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知识讲解,而实验组带教在观看手术视频的同时穿插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子宫毗邻解剖及血管、韧带、神经走向,对重难点如输尿管与输卵管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Visible Body 3D解剖软件辅助教学。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两组的学生都将进入手术室观摩学习剖宫产手术,了解胎盘与子宫的解剖、胎儿脐动静脉结构,并拓展学习本科室建立的脐动脉血气标本规范化采集程序。

1.2.2 技能教学方法 两组技能教学的主要内容均包含妇产科体格检查如四步触诊及常规的临床技能培训如换药、缝合、拆线等。另外,技能培训新增腹腔镜的模拟训练,在腹腔镜模拟设备上进行,训练的项目包括夹豆子、隧道穿线、腔镜下缝合等。

1.3 考核指标

在妇产科实习出科前进行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以评价两组的学习效果。理论考核由带教老师统一出题,涉及妇产科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常见病诊治等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及简答题,采用100分制。为了比较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题目中解剖学占25分,解剖学考核题目得分单独统计。技能操作考核包括缝合、换药、四步触诊、腹腔镜操作等内容,采用100分制。其中腹腔镜操作考核占20分,考核内容为夹豆子、隧道穿线、腔镜下缝合等,根据学生的熟练度、完成时间及失误次数进行打分。

文章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gfcklczzzz.cn/qikandaodu/2021/0311/566.html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下一篇:模式下妇产科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投稿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