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医院内感染调查报告

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医院内感染调查报告广两区人民医院肖秀云曾顺贞川柞英提要笔者对区医院10个病区2582名住院病人进行院内感扒调查,队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9g6;高干病区最高,为194呖;/J、儿科、妇
医院内感染调查报告广两区人民医院肖秀云曾顺贞川柞英提要笔者对区医院10个病区2582名住院病人进行院内感扒调查,队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9g6;高干病区最高,为194呖;/J、儿科、妇产科较低,分别为2.3g6和2.8gb。153仇院内感染者中,以-L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为27.4gb和23.5g5,术后感染为20.0呖,在感染省身-L:分离培养出细菌37株(包括11种细菌,以G—杆菌为主。力防止阬内感染的发生,笔者强调医护人吊耳做好隔离汛寿工作,提六患者的免疫水平,并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亡酉垦学——一些91年些月一勘彰l房5期299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医院内感染也已日益增高,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和病床周转,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预防医院内感染已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解我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我们于1990年5月1日至10月3]日对我院部分科室进行了院内感染的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选取内科(心血管、消化、血液)、外科(普外、胸外,脑外)、妇产科,小儿科、神经科、高于病房等共10个病区的全部住院病人作调查对象。二。调查方法:(1)先由各病区经治医生发现病例后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报送院内感染监控办公室,然后由专职调查人员深入病区复核确定,同时调查人员还经常深入病房查阅病历、护理记录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政司院内感染监控协调小组确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分类。院内感染指病人入院时无感染,亦无潜在感染,而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3)感染发生率的计算:感染发生率;瑞继晒溅鎚xl00gb结果一,院内感染的发生牢:半年期间1G个病区2582名出院病人中发生院内感染153例,总发生率为5.(Jgb,详见表1,表1各科医阬感染发生率二,感染部位的分布;153例院内感染中,上呼吸道感染率最高,为27.4%,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为23,5%,术后伤口感染尹20.2呖,详见表2。表2各科室不同感染部位的构成比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刁、JL科神经科刁:部病力合计构成比·感染部位昼主兰三:三三蠢.520.2895,25..93.227.4 l42.6总计·一局8屿门 u趴一吼 i增211 l l2下呼吸道一—2一门㈠300广西医学Igll年10月第19卷第5期三,院内感染病原菌:153例院内感染,获阳性细菌培养3了株,详见表3.表3病原菌及其感染部位分布讨论通过半年的调查发现,我院10个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9g6,与王框群等(‘)报告的基本相同。各科室的感染率不一致,其中高干病房的感染率最高,达19.4呖。这可能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退化,肝肾功能减退,免疫水平低下,常患各种慢性病,易诱发各种院内感染所致(。)。因此,对老年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相应增加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加强护理,降低院内感染.在各种感染部位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高(27。4%),次为下呼吸道感染(23.5g6);手术后的切口感染占院内感染的第三位(20.2%),也是外科院内感染的第一位.伤口感染除易感因素如慢性病、癌症病人机体状况差,蛋白质缺乏,贫血。营养不足,组织水肿、术中1亏染外,可能还与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操作不遵守无菌规程,如换药不戴口罩、帽子等有关,故应按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手术室的人流量,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的教育,对操作前认真洗手,戴好口罩、帽子等各个细节都不能疏忽大意.从感染的部位培养出的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为主,与国内资料报告相同÷o)。这些病原菌大部分对抗生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有些对较新的抗生素也出现了耐药性.这可能与我们过多的应用抗生素有关。故为减少院内感染,应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时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参考文献1.王框群,等.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部分医院院内感染监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1988;(3)134.2.魏雄杰.宜春地区干部病房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医院感染管理1988;(8)‘169.3.童华华,等.医院内感染叫临床流行病学滑查.中华传染病杂志1966s4(2),69.

文章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gfcklczzzz.cn/qikandaodu/2021/0408/638.html



上一篇:快速膀胱充盈法行妇产科盆腔型超声检查例分析
下一篇: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投稿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