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妇产科实训教学(2)

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4 角色扮演教学法 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思维理解能力弱、人际沟通能力欠佳的情况,遇到某些实训项目教学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2]。例如,

2.4 角色扮演教学法

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思维理解能力弱、人际沟通能力欠佳的情况,遇到某些实训项目教学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2]。例如,在产前检查项目中,设置场景:孕妇小凤,29岁,停经24周,B超确诊“宫内妊娠”。作为助产士,应如何给小凤进行产前检查?这种教学法需要学生扮演孕妇、助产士的角色,带着特学习目标,按设计好的剧本进行演出,“助产士”在“孕妇”身上做操作,包括采集病史、骨盆外测量、测量宫高腹围、腹部四步触诊、听胎心等。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互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规范临床言行,避免医患纠纷,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2.5 小组合作参与技能考核教学法

分组合作参与技能考核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操作训练和参与技能考核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以6~8人为一组。教师应参照学生的学情、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别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法可以让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如果出现小组间发展不平衡或存在较大差异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组间调整。小组长明确组内的分工,但是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个组员都要尝试不同的角色并加强组内互动。期末采取随机抽签法进行操作考核,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加考试。以助产技术期末操作考试为例,教师精心综合设计实验的内容,先参照教科书设定场景,如:正常分娩需会阴侧切缝合,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窒息,阴道分娩中需要用到胎头吸引器,阴道分娩中需用到产钳,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等。小组成员根据考试项目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安排成员进行扮演助产士、护婴护士、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孕妇、家属等。逐一对各个设定的场景进行模拟练习,要求组内的成员都要参与并对角色进行互练,而不是死守一个角色。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作技术上的指导和纠正,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安排期末时间进行实训技能考试,由小组长作为代表上台抽取考试项目场景,然后小组成员再各自抽取需要扮演的角色。10 min用物准备时间后,正式开考,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操作考。这种教学法要求学生既要熟悉掌握每项操作,又要学会团结合作,以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操作练习乐于实践收获成功。而通过教师精心组织的操作考试,又可以迫使学生不断向上,巩固妇产科基本技能[3]。

3 培养实训课后的良好行为习惯

3.1 课后整理用物

学生自行完成操作前的用物准备和操作后的用物整理,可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程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尽量让中职卫校的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做到零距离接轨[5]。笔者尝试在课堂小结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用物,包括打包产包、处理垃圾、整理床单位、将用物归位等。最后由教师、课代表、学习委员和班长共同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并给予加平时分,对做得不好的提出批评并给予适当的惩罚。渐渐地,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课后整理用物爱护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临床带教的教师也向我们巡实习点的教师反映学校学生做事有头有尾并为我们实习学生的行为点赞。

3.2 实训课后分析总结

书写实训报告册是学生对课堂进行总结与反思的一种重要手段。每次上完实训课,都要求学生书写实训报告册。学校根据科目的不同,设计编写了适合的实训指导及报告册,要求学生课后记录实训结果,总结自己存在的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3.3 临床见习

把下临床见习作为实训课的延伸和补充,以达到扩大实验场地的目的。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医院进行参观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带着教学任务和目的,自行到医院或门诊进行见习。通过现场接触病患病例以及向临床医护人员请教学习,可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临床的工作氛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gfcklczzzz.cn/qikandaodu/2021/0422/692.html



上一篇:临床医学妇产科忘记性别我只专注于病人
下一篇:妇产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与防范措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投稿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